生命科学学院召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进一步凝炼专业办学特色座谈会
2024-05-17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2024年5月11日,生命科学学院召开了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进一步凝炼专业办学特色座谈会。参加本次座谈会的有教务处处长唐敬仙,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尤丽新,生命科学学院各专业主任。本次座谈会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交流和讨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进展及目前存在的困难;谈谈对专业办学特色的理解;本专业办学特色是什么?为了体现专业特色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改革方法?现阶段取得的成果和下一步的打算。
座谈会开始,各位老师针对于目前各个领域智能化发展趋势展开了讨论,通过医疗自动化、军事智能化以及各领域的人工智能发展进度之快,延伸到本学院相关专业智能化讨论,例如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数字化农业发展迅速,作物建立数字档案进行农产品溯源;食品行业理化检测技术发展迅速,食品行业生产更具自动化等,更多机器人、机械臂等的发展和使用代替了人工,所以面对这种形式,人才培养计划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以便于学生在就业形式严峻的市场更有竞争力。对此唐处长对于人工智能化的企业需求岗位做出预测,分别为:智能制造设备生产研发岗位、人工智能设备配套操作岗位以及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现场操作人员。所以在这种智能化发展背景下要求教师在课程安排、教育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意识,要不断主动接受新观念以适应这种人工智能化的就业市场。唐处长就如何应对这种人工智能发展对高校传统教育的冲击,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适当改变教育教学的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提高课堂内容的丰富度。二是教师应从技术和思想两方面不断更新知识贮备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对此各位教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纷纷表示建议开设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智能化技术方面的课程。
随后参会专业主任针对专业办学理念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动物科学专业主任刘春杰教授表示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本专业期望开展以梅花鹿为特色的教学过程,希望能够让学生真正接触到梅花鹿,便于学生观摩学习;同时希望增加实验课的学时和实习次数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使学生能够积累更丰富的实践经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主任孙永杰教授表示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大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校企产教融合的“三结合”模式,分层次培养学生,因材施教激发了学生潜力。生物工程专业主任刘艳教授指出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增设了以生物为中心的智能化课程,例如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开展机器视觉、传感器与学科的融合课题;同时继续实践发展“四个一”工程。应用化学专业主任谢忠雷教授建议进一步完善学生实践能力锻炼的条件,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和就业意识,避免内部竞争;同时鼓励年轻教师参加教学、科研竞赛,促进生成更多的创新成果。
唐处长针对专业特色凝炼提出两点建议:
1.学院特色要与专业特色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形成体系,注重特色建设的整体性。
2.对于今后如何做好专业特色建设工作要做好规划,多学习其他院校的相关经验,发展适合本学院本专业的特色建设工作。
座谈会最后,唐处长指出通过本次座谈会,各专业也暴露出了专业特色凝炼、专业与未来技术结合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机遇,希望各专业主任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未来技术衔接的重要性,进一步凝炼专业办学特色,做好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为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努力。(学生记者:刘叶)